刚刚过去的一年,地方政府的钱包明显鼓了起来。财政部国库司日前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2013年地方政府性基金收入(本级)48007亿元,同比增长40.3%。

对于地方政府性基金收入在2013年呈现出迅速增加的态势,究其原因,财政部的报告指出,主要是土地出让合同成交价款增加较多: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41250亿元,比上年增加12732亿元,增长44.6%。这是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首次突破4万亿元。同时,土地收入占地方政府基金收入的比重高达86%。
地价与房价究竟谁绑架了谁?这个问题就好像问:先有鸡还是先有蛋。
有人觉得,是房价影响了地价。地价之所以一直走高,就是因为高房价导致。由于房价高,房地产开发商和炒房客看到了房产市场里存在的巨大利润空间,才把大量资本投入房地产,土地需求激增,推高土地价格。
也有人认为地价决定房价。大家只看到房价在飞涨,实际上地价比房价涨更快,有报道说,十年前买下的地,至今未开发,光地价就翻了几百倍,比做开发还赚钱,又省事,何乐而不为呢?
房价与地价有一定的关联,但又岂是这三言两语就能说清楚的。
在全年火爆楼市助推下,2013年全国卖地收入突破4万亿元,同比增长44.6%。刷新2011年3.15万亿的历史记录。
越来越高的墓地价格让人感叹"死不起",而与此同时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房产价格也越来越高,"生在北京买不起房,死在北京买不起墓"正逐渐成为现实。
"墓地价格的上涨是不争的事实,但近年来价格涨得太离谱了。"杨根来感叹,"死亡对每个人来说是公平的,但体现在墓地上却是最不公平的。现在有钱就可以将墓地修得很气派,没钱的人怎么办?"
在全年火爆楼市助推下,2013年全国卖地收入突破4万亿元,刷新2011年3.15万亿的历史记录。
财政部昨日公布的2013年财政收支情况显示,去年地方政府性基金中的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4.1万亿元,同比增长44.6%。
土地出让金收支均超4万亿
2013年,全国公共财政收入和土地出让金收入迎来“冰火两重天”。
一方面,全国政府性基金收入增长39.2%,其中,受国有土地出让金收入带动,地方政府性基金收入增幅超40%,较前两年增长明显。2012年,全国政府性基金及地方政府性基金收入均现负增长。
另一方面,全国公共财政和地方本级公共财政收入延续去年趋势,增速继续放缓。数据显示,去年全国公共财政收入12.91万亿元,同比增长10.1%,增速为近7年最低。
学界此前多次指出,公共财政收入增速放缓将是趋势,中国财政收入已经告别了高增长时代。
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研究员杨志勇解释,公共财政收入增速慢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宏观经济形势下行,进口税收就是表现之一;二是因为营改增等减税政策的实施。
而土地出让金与房地产市场的活跃有关。不过,对于去年土地出让金的高速增长,他表示这种速度也难继续。
在土地出让收入高增长的同时,支出增速也几乎同步增长。财政部数据显示,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安排的支出4.06万亿元,增长41.9%,财政部解释称,主要是征地拆迁补偿等成本性支出增加较多。
在近期各地两会期间审议的地方预算案中,土地出让收入数据也引起了代表委员的关注。据媒体报道,来自财政部的北京市人大代表廖路明表示,土地出让金收入会体现在房价上,2013年北京市土地出让金收入约1600亿元,其中市本级收入约600亿元,占到了市本级整个约800亿元基金收入的75%。
目前,高额土地出让金的使用状况却并不够明晰。廖路明建议,土地出让金收支情况至少应该一年公示一次,这样既有利于社会各方面对政府征收土地出让金的理解,也便于全社会对资金使用的监管。
专家观点
    
任志强认为,今年宏观经济下行的压力加大,土地供应量比去年增加很多,库存在不断增加,与2013年比今年房价增幅和成交量增幅都会大幅下滑。

经济之声特约评论员、北京大学房地产金融研究中心主任冯科认为,普通大众跟开发商存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老百姓掌握的信息跟开发商是不一样的。

南京大学社会科学系教授陆远认为:“限地价、竞配建”模式不会成为趋势,对限高房价作用不大。

土地价格暴涨,让人不免为2014年大城市房价会不会暴涨担忧。此前的逻辑关系预设:面粉涨价会导致面包涨价,开发商的各种成本上涨最终由买者承担。

土地短缺、城市化快速推进等我国的“基本国情”导致居民对房价继续上涨形成几乎一致的预期,从而增加了住房投资性需求,以及居住性需求的恐慌,从而推高了房价,并带来对土地需求的膨胀,从而也引起土地价格的上涨。

总之,地价不断走高对后市房价的推动作用不容小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