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上一次频繁听到“国家队”还是去年股市异常波动时,如今它的身影正潜伏在如烈火烹油般的一线与部分二线城市楼市之中。
中原地产研究部统计数据显示,截至5月31日,全国土地市场超过15亿元的105宗高总价地块中,有52宗被国企夺得,它们一共砸下1785.8亿元。“国家队”成为近期土地市场最土豪的明星队。在福州最近开盘的一个楼盘售楼处,甚至挂上了“央企来了”的横幅吸引眼球。
国电建、葛洲坝和鲁能集团组成的“水电系”,出身铁路系统的中国铁建、中铁置业,“黑马”信达地产成了土地买家的激进代表。
电建地产
6月2日在深圳拍下商住用地并不是中电建金茂联合体近期第一次砸钱。今年5月,这条国字头的“大鳄”刚刚以69.6亿元拿下南京河西南的两块宅地,这意味着其不到一个月就“烧掉”152.49亿2015年电建地产还在北京、南京和武汉投入了130.4亿,新增135.5万平方米土地储备。
信达地产
信达地产的大股东是信达投资,信达投资则是中国信达的全资子公司,而中国信达的实际控制人为财政部。去年底至今年6月初以来,信达地产在全国各地拿下10幅地块,合计涉及的资金超过了350亿
第22期《中国经济周刊》特别报道上海地荒,开发商宁可“作死”不愿“早死”一文,详细介绍信达地产如何豪夺地王。
葛洲坝地产
出身“水电系”的葛洲坝地产拿起地来也是毫不手软。今年5月它以总价32.8亿元拿下楼板价为4.52万元/平方米的地块,刷新南京单价地王,若刨去建安、税收等一系列成本,该项目未来售价要达到7万元~9万元/平方米才能保本,足可与上海房价比肩。
鲁能集团
“水电系”的另一巨头鲁能集团的地产扩张计划同样轰轰烈烈。继去年豪掷112.4亿元抢下4幅地王之后,今年以来集团又在土地市场累计砸下了100亿元重金。加上原有海南、北京等地的地块,当前的土地储备总量已经超过了1000万平方米
中铁置业
出身铁路系统的中铁置业此前曾参与围猎上海顾村地块,虽然最后无所斩获,但出价相当凌厉,仅用数秒时间便将地价从14.44亿元翻倍至30亿元。而中铁置业的母公司是由央企中国铁路工程总公司独家发起的中铁股份。
央企该不该拿地?
对于国企,特别是央企拿地,市场久有争议。有观点认为,央企也是企业,逐利无可厚非,但更多观点直指央企隐性的特殊资源,认为不应该在竞争充分的房地产市场里“搅局”。
2010年3月 国资委曾下发“限房令”
       早在2010年3月,时值全国两会刚刚谢幕,主营业务并不是房地产的央企在北京一日诞下“三大地王”,引起舆论震动,当时国资委就曾下过“限房令”,要求78家不以房地产为主业的央企加快退出市场。据当时的一项统计,2010年127家参与统计的央企一共有94家涉足房地产,占比超过70%。
2012年年底,只有不到20家央企完成从房地产市场的退出
      2012年7月,对于主营业务包含房地产业务的央企,国资委也曾下发通知,要求不要参与地王地块的竞拍,然而收效甚微。
      距离当年“限房令”已有6年,如今不仅主业为地产的央企竞相争当地王,那些属于清退行列的央企也并没有完全退出地产市场。记者多方查询都没有查到78家央企具体退出房地产业的时间表。
“限房令”莫非虎头蛇尾?
  • 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副院长杨红旭由于在央企产业战略布局中,房地产贡献度向来较高,所以作为利益相关方,央企退出政策执行并不理想。

  • 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即使这78家央企全部退出,剩下来的房地产央企也都是市场占有率更高的部分,从央企退出的比例来说是较低的。
地产分析人士:土地市场已是“寡头”市场
记者在上海多个土地竞拍现场看到,尽管基本每块地都有超过20家房企参拍,但多数现场都只有一半人举牌。“很多房企开场没有两分钟听到跳价就知道自己没有实力竞争了,还有相当一部分是来打酱油的,比如说之前政府还附加了一些针对土地自持比例等方面的苛刻条件,这个行业抬头不见低头见,大家都会好奇围观‘地王’怎么来处理。”
独立经济学家 | 马光远
央企的定位应该是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和国家安全,以及基础设施和资源等领域,并不是所有领域都涉足,多数的央企之所以能够取得竞争优势,凭的是政治优势、权力优势和政策优势,而非经营优势。
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 | 张大伟
企业付出的资金成本都是较低的,剩下都可以靠融资来解决,而央企融资成本不会超过3%。现在的土地市场已经是“寡头”市场,在一线城市,只有央企、国企和一部分上市公司才能真正参与“分蛋糕”。
资深地产观察人士 | 卢俊
 “拥有国资背景的信达地产借款利率水平甚至只有2%,而一般民企基本的借款利率都在6%~8%,个别优秀的企业才能做到4%”。

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 | 严跃进
 “央企融资成本低,利率往往比其他房企低3个百分点”

民企生存逻辑会否在央企身上重演?
“因拿地王拖累现金流导致企业濒临倒闭”的民企生存逻辑会否在央企身上重演?
富力、碧桂园、雅居乐及后来入股的中信、世茂5家开发商联合夺得广州亚运城,以255亿的成交价至今仍高居全国总价地王榜首。
2014年雅居乐占20%股权的广州利合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税后亏损人民币0.28亿元,2015年度税后亏损为人民币0.27亿元。
2009年,金地、常发地产分别以222%、425%的溢价率拿下上海佘山两宗地王,2012年8月常发豪庭开盘,开盘价格为13095元/平方米,不仅接近楼板价12075元/平方米,更是低于整个板块的均价,令地王光环差点成为赔本生意。
2015年10月,碧桂园联合金茂分别以34.2亿元和17.6亿元拿下了北京两幅地块。随后,碧桂园以“最终成交价超过了老板的授权价”为由将该地块的权益转给了另一家央企。
还有,近日携手信达一起竞拍杭州地块的万科,也因为信达最终出价超过约定10亿元而退出游戏。
2015年世茂88亿元拿下建邺区河西北部江东5号的2016G11地块,一举刷新了南京的总价地王时的情形。为了夺得土地,世茂集团董事局副主席兼执行董事许世坛亲自督战,其于现场双手合十祈祷的神情被拍下,成为外界解读民企拿地心酸的一个符号。
专题制作:晓萌
视觉设计:蓓蓓
中国经济周刊-经济网版权作品,转载时须注明来源,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