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社中国经济周刊官方网站  中央新闻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

经济网 中国经济论坛

首页 > 专题 > 专题资料 > 正文

陈志鑫: 上汽集团自主品牌发展战略及零部件采购策略

文章导读: 2013年4月,中国汽车论坛在上海召开。会上,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执行副总裁、乘用车公司总经理陈志鑫发表了主题演讲,以下为发言实录:

2013年4月,中国汽车论坛在上海召开。会上,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执行副总裁、乘用车公司总经理陈志鑫发表了主题演讲,以下为发言实录:

尊敬的董秘书长,各位领导、业界同仁、媒体朋友们,大家下午好!今天很荣幸参加2013年中国汽车论坛,我将以“创新驱动做强做实”为题目。

近几年,中国车市告别了高速增长态势,进入了一个“微增阶段”。对于中国汽车产业,尤其是自主品牌产业,下一步的发展面临很多不确定因素,我们一直思考新形势下如何创新思路、驱动发展、增强自身实力,实现自主品牌的可持续发展。推动中国由汽车大国向汽车强国的转变。首先我就上汽集团在新形势下的发展思路与大家进行沟通和分享。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国际的知名车企进入中国创业合作,我本人在上海大众17年,最后5年做总经理。对在中国合资的具体做法也很清楚。上汽在国内应该是比较早的,在改革开放引入外资的,经过将近30年的合资合作,上汽从地方性的小企业发展成为世界五百强企业。我们从2004年上汽首次晋升五百强企业,排名不断上升。上汽抓住了改革开放,和中国前几年汽车市场高速增长的机会,在比较短的时间内迅速做大规模。我们始终保持着清新的头脑,通过一系列的数字和成绩,我们在探寻,自身发展的瓶颈。上汽集团在做大规模的同时,一定程度上存在两个问题。第一个是增长主要依赖合资企业,依赖上海大众,上海通用,包括一些其他的合资企业。二,主要依赖国内市场表现。这张图表现出,我们如果以2012年为例,合资企业销量占总销量的61%,而自主品牌为39%。从国内和海外布局来看,我们集团国内整车销量占98%。在450万台98%是国内的,海内只有2%。从更深层次的分析。上汽在合资合作过程中,通过引进技术、引进资金管理,我们迅速提高了我们的自主,工艺制造水平。我们的质量管理,包括我们的产品水平。建立起较为完整的整个业务链、产业链。但是我们自己也知道,关键的核心技术大部分掌握在外方手中。在海外出口方面,也会受到外方在全球战略布局上的制约和限制。客观上讲,上汽当前的发展,与我国汽车行业比较相类似,急需解决由做大向做强转变的过程。未来几年应该说伴随着我国宏观经济的稳健的增长,和城镇化的深入推进。居民收入的稳步提高,我国汽车工业依然可以大有作为。根据预测,到2020年,国内汽车市场销量达到2900万辆,可能预测都不一样,我们稍微保守一点。借市场发展东风,继续做大。这张图上也可以看出,未来八年年负荷增长率为5.1%,市场进入微增长的新阶段。

2025年前后,市场规模将趋于饱和。整个市场因素越来越多,换句话说,市场将步入一个成长、成熟、稳健的阶段。在一个成熟市场建设品牌的压力,远远大于快速增长环境。我相信大家这里都有共识,现在要去欧洲建设新品牌,远远大于在中国。因此未来的五到十年,实际上是我们自主品牌的唯一的黄金窗口,这个时间窗口,对中国的自主品牌是非常重要。

要实现由大到强的转变,实际上最根本的就是解决核心能力问题和国际经营能力的两个问题。这也是中国汽车工业与世界强国的差距所在,而要解决这两个问题,实际上自主品牌的发展是最有效的平台,当然这里不是说合资企业业务不重要,因为上汽一直在走两条路,合资合作和自主是两条路。所以从2005年开始,我们通过合资合作的运作模式,在探索中国车企做大到做强的发展道路。接下来把第二部分发展道路怎么走的,跟大家共享、沟通。

在沟通之前,我想先举个例子。在座各位都是汽车行业的从业人员,估计对这个图还是有所熟悉的。这是2010年2011年2012年消费者对自主品牌的偏好程度。从数据上看,2012年依然有将近40%的消费者,根本不考虑自主品牌,零用有40%的消费者车价明显低于合资产品企业的情况下才会考虑。而且自主品牌的忠诚者的比率,2012年比2010年下滑了2.2个百分点。作为一个汽车行业的从业者,面对这样的现象,内心确实有点羞愧。但是我个人认为,中国消费者不认可自主品牌产品,不能简单归结于他们崇洋媚外,我更愿意把这种现象理解为,消费者对自主品牌的产品恨铁不成钢。我相信消费者不是不喜欢自主品牌,而是怀揣等待情绪。希望能够看到强大的中国自主品牌,能够达到世界先进水平。能够代表中国水平。我觉得这份期待就是我们不断进步的动力。

只要我们做好做精做强了,消费者自然与我们产生共鸣,青睐中国自主品牌的产品。与合资企业业务相比,自主品牌起步比较晚育。成立之初,就充分利用合资合作积累的技术和管理经验,充分集成国际国内各种优势资源,从较高起点出发、并结合国内成本有时的差异。

我总结的发展原则,为“三不一用”原则:不完全依赖外方;不排斥外方参与;不违反知识产权。充分利用世界资源。

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我们通过依靠自身力量积极发展,制造收购兼并机会。我们通过和南京、上海合作。我们把自主品牌的基地从上海放到南京,深化战略合作。我们和大众、通用在核心基础上都有联合开发项目。比如说在上汽通用的宝骏品牌就是我们创造的合资品牌。我们下定决心搞自主品牌。去年我们胜利闭幕的党的十八大,向全国发出了,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的动员力。今后五年到十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我们认为在这段时间是突破提升的黄金期。机遇与挑战并存,因此我们自主品牌要有出路就不能走老路,也有传统模式,必须通过创新手段,突破瓶颈,提升能力,实现跨越式发展。上汽集团在这一方面,始终紧跟国家和上海市政府的要求,通过搭建自主品牌的平台,积极落实创新驱动转型发展战略。自主品牌建设本身就是在创新,品牌培育,核心研发技术的发展,国际经营的探索等一系列工作,我们之前在合资企业都没有建立过,而且要赶上合资企业发展步伐,就要以超越合资企业速度发展,这也决定我们不能照办合资企业的经验。因为上汽在刚开始搞自主品牌的时候,基本上用了合资企业的发展模式,我们中规中矩。这几年走下来,我们觉得结合自身的条件,结合自主品牌发展的特点,以创新为灵魂。

“创新”是关键,未来5-10年,自主品牌必须通过创新手段,以实现跨越式发展。上汽通过搭建自主品牌平台,落实“创新驱动 转型发展”战略。下面我将从上汽自主品牌创新工作的六大方面讲:品牌、质量、技术、新能源、国际经营、采购创,为各位做个简单汇报。

首先双品牌运作,通过差异化的品牌定位,使得产品占据不同偏好的细分市场,提高整体占有率,满足不同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但是分品牌运作,对于企业资源的投入和合理的配制,包括我们研发、营销成本,都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首先运作品牌,几个品牌就有几个部门。上汽自主品牌成立之初,从规模上讲,并没有完全具备多品牌资源。上汽自主品牌拥有了荣威和MG两大品牌,双品牌整体定位中高端,两个个体化实现差异化的发展战略。基于品牌基因和内涵,我们突出两点之间差异化,对于荣威品牌实现品牌核心价值。立足中高端品牌形象,立志将其打造成中国的国货精品。

对于MG品牌,这个来自英国的品牌,到今天已经有90年历史,国际知名度比较高。我们充分运用品牌的英伦背书和运动基因,MG是上汽自主品牌国际经营的统一品牌。但是,我们要塑造品牌,关键要看产品质量和消费者体验。上汽集团,在成立自主品牌之初,就明确质量是自主品牌生命这一原则。

党的十八大提出建设美丽中国,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国家战略。当前空气污染、能源紧缺等问题已经是社会关注重点。一方面做好传统产品的节能减排工作,另外一方面加快新能源汽车的研发。我们发展思路就是,贯穿国家的能源战略、环保战略,瞄准世界,重点加快推进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的产业化。2009年1月份上汽成立上海节能技术有限公司,主要是开发新能源,并切入了中混、插电强混、纯电动、燃料电池四条技术路径。今年年底插电强混大批上市,去年12月份,荣威150纯电动实现投产。虽然上汽自主品牌时间不长,形成了四个方式:整车出口、散件出口、海外合资建厂、试水成熟市场。

通过这几年的运作引用全新MG6汽油柴油产品,但是投入不大,主要是保持MG品牌热度。并起到了体增销量作用。国家市委市政府领导人,对英国主张创新给予认可和肯定。

上汽自主品牌通过以整车厂为引导的“整零合作”,从上下游配套关系向横向战略合作伙伴过渡转型,形成发展合力。因为我们上汽的零部件,在国内也是非常有冲击力的。但是在自主创新方面,上汽的整车自主,为我们这些重量级的零部件企业,提供崭新的问题,他们必须和我们同步开发,这个舞台必须牢牢抓住,因为几十年以来习惯国产化。这就形成了优势互补的发展潜力,所以在传统汽车方面,通过与供应商整车研发项目的全方面合作。基本上80%以上的供应商和大众完全属一个体系。通过技术透明共享,在商业领域上做到互利共赢,同时将这种模式拓展到新能源。在自主品牌开拓海外市场过程中,以丰田零部件配套体系。包括韩国现代等优秀的全球零部件体系为目标。同步建立起,战略供应商紧跟整车车的步伐。谢谢大家!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相关阅读
关键词: 陈志鑫: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