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总理在达沃斯论坛上谈及中国经济时释放了三大信号。怎么理解总理讲话中释放出的这几大信号?中国经济不会“硬着陆”底气何在?
中国创新宏观调控政策工具箱里的工具还有不少,就像下围棋一样,既落好眼前每个子、有针对性地出招。

总理在夏季达沃斯论坛上长达一个小时的演讲中,对全球工商界领袖们普遍关注、关心、担心、困惑、期待和希望的诸多与中国有关的经济问题,公开表达了中国政府的态度、判断、措施和承诺。

经济网小编为您梳理李克强总理2015夏季达沃斯论坛特别致辞的“干货”:
现在中国经济走势缓中趋稳、稳中向好,稳中有难,机遇大于挑战。
年底前将建成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利于人民币离岸市场更好发展。
中国经济平稳发展惠及世界。上半年,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30%左右。
中国绝不主张打货币战
面对全球经济复苏任务,国际社会应加强协调。中国不主张打货币战。
核准制基本改为备案制,把中国打造成世界最具吸引力的投资目的地。
参与创业创新的,不仅有大学生、农民工,也有科研人员。
现在每天仍有1万多家新企业注册成立,并已经持续一年半以上了。
外企和中国可用合作或合资方式开发第三方市场,空间和机遇巨大。
对于中国经济增长放缓,尤其是能否保证7%的增长还有不少人表示担心。林毅夫表示中国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全球经济增长的三分之一。
朱民表示,金融危机后留下的危机对每个国家都伤害巨大,而最让人担心的还没有发生。
普华永道思略特咨询公司大中华区总裁徐沪初告诉中国经济周刊-经济网,他认为总理的讲话中有三个方面特别值得关注。
程维谈到,中国公司慢慢从人才结构、技术储备和业务布局上面开始慢慢的走向全球化,这在中国未来肯定是一个趋势。
孙丕恕表示:大数据资源可以支撑城市规划和资源分配布局、优化城市交通、提升资源利用率等,实现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不是中国股市不重要,往往人们觉得股市太重要,超过实际的重要性,即便是股市大涨的时候,大部分中国人并没有买股票。
《中国经济周刊》前方报道小组

《中国经济周刊》
副总编辑 杨眉
非主流印象

《中国经济周刊》
非主流印象

《中国经济周刊》
张伟Ivan
非主流印象
科技和创新概念无处不在与全球各大经济体转向创新式发展的背景分不开。【详细】

2015年1月21日,李克强在2015世界经济论坛达沃斯年会开幕式的致辞,不仅为世界带去中国经济形势和政策,也在寒冷的冬季为世界带去了浓浓的“中国信心”。在外界看来,有着“最强营销总监”美誉的李克强总理,又完成了一次完美营销。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