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消费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消费水平日益提升,消费结构日渐改善,消费成为经济发展最强劲的推动力,基础性作用日渐突出。与此同时,消费领域假冒伪劣、虚假宣传、支付风险、信息泄露、霸王条款等损害消费者权益的情况仍时有发生,经营者信用缺失的现状依然不容乐观,消费者的安全权、知情权、公平交易权、监督权等还得不到充分实现,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消费者满意度和消费信心,制约着消费潜力的进一步扩大。2019年消费维权年主题“信用让消费更放心”,是对消费领域信用体系的呼唤,也是对放心消费环境的期盼。

最新报道
  • 3·15股民打假专场 | 那些骗过我们的上市公司

    2018年,证监会共受理违法违规线索678件,新增立案267件,向公安机关移送114件。共做出行政处罚决定310份,罚没款额突破百亿元,市场禁入50人次。在这些案件中,有不少属于上市公司、大股东或高管等主观造假,欺骗市场和投资者。造假行为被查后,引发股价大震荡,投资者特别是中小投资者因此蒙受经济损失。3.15之际,中国经济周刊-金台资本组记者梳理了2018年影响较大的10件上市公司造假案。

  • “大数据杀熟”:最懂你的人,伤你却最深?

    “大数据杀熟”已经成为了过去一年中被消费者讨论最热门的话题之一。平台或商家利用数据分析,针对特定用户进行个性化定价,从而获取利益最大化。这一行为在众多消费者看来,无疑是对用户信任的欺骗和背叛。其中,在线差旅、票务网站、网约车平台成为“杀熟”重灾区。

版权声明
本专题所有内容,包括注明“来源:经济网”或“来源:经济网-中国经济周刊”的所有文字和带有经济网及中国经济周刊水印的图片资料,版权均属经济网及中国经济周刊所有。在下载、转载使用时请注明“来源:经济网”或“来源:经济网-中国经济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