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信阳市市长乔新江(资料照片)
《小康》:美丽中国、美丽河南的建设离不开各地的努力,作为地处鄂豫皖三省交界的信阳市在建设“美丽信阳”方面有什么规划?
乔新江:信阳地处我国南北地理、南北气候、南北文化、长江流域与淮河流域、大别山脉与桐柏山脉的交界。打造“美丽信阳”创造美首先要保护美。去年,信阳的空气和水环境质量稳居河南省前列。同时,信阳始终坚持把生态文明理念融入城市规划建设全过程,规划时就“把城市轻轻地放在山水之间”,建设中“严禁破坏山体、植被、绿地和水系,少挖山、不填湖、禁毁林、多栽树,促进山、水、林、城一体融合发展。”尤其是坚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和天人合一的理念,充分体现豫南特色和信阳的文化传承、历史记忆、地域特色、山水脉络,把城市融入大自然之中,着力构建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青水秀的新型城镇化格局,努力把信阳建设得更加宜居、更加美丽、更加平安、更加幸福。
《小康》: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特别指出想要贫困宣战、向污染宣战。信阳市接下来要如何部署?
乔新江:在贫困宣战方面。要按照中央和河南省统一部署,深入推进大别山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扶贫攻坚。自大别山片区规划启动实施两年多来,我们注重用好国家扶贫开发政策,以政策引领,准确定位,科学谋划,积极争取上级政策资金支持,编制并上报了《信阳市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产业扶贫规划(2011-2015年)》,大力实施整村推进、产业扶贫、科技扶贫、“雨露计划” 等,累计投入各类扶贫资金4亿多元,稳定解决24.9万农村贫困人口温饱和脱贫问题,贫困人口发生率由2011年的18.3%下降到16.3%。
同时,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扶贫事业,优化整合扶贫资金,实行精准扶贫,不断完善贫困地区道路、安全饮水等基础设施,加强生态保护和基本公共服务,力争今年再实现11万农村贫困人口稳定脱贫。我们还积极建议国家制定大别山革命老区振兴发展规划,大力推动大别山区振兴发展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帮助和支持大别山革命老区整体崛起。
而在向污染宣战方面,我们将结合信阳实际,我们重点做好三个方面工作:一是加强多样性保护。我们以建设国家级生态示范区、淮河源生态功能保护区为契机,大力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以自然保护区为主体的生物多样性就地保护网络基本形成。
二是开展国际化合作。成功申请和实施了“中国—欧盟濒危物种保护”项目、“中国—欧盟生物多样性”示范项目及全球环境基金“淮河源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利用”项目等,有力推动了信阳生态建设及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三是纳入法治化管理。我们大力实施蓝天工程、碧水工程、乡村清洁工程,持续实施林业生态市建设提升工程,将南湾湖治理纳入国家17个重点湖泊生态保护项目之一,并通过10年不懈努力,通过了《河南省信阳南湾水库饮用水水源保护条例》,这是河南省第一次以立法形式保护地方饮用水水源的一部重要地方性法规,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实行更加严格的环境准入制度和固定资产投资节能评估审查制度,严禁引进高污染、高耗能项目。
《小康》:我们知道信阳市产业集聚区,目前的发展情况怎么样?
乔新江:信阳经省政府批复的产业集聚区共15个,涉及电子信息、现代家居、纺织服装、新型建材、机械制造、绿色食品、商贸物流等主导产业。我们一直把产业集聚区作为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综合载体,坚持“三规合一”、“四集一转”、产城互动,突出主导产业集群发展,全面推进产业集聚区建设。目前,我市高端制造、新型建材、绿色食品三大产业基地和电子信息、现代家居、纺织服装、现代物流等主导产业初具规模,集群集聚态势正在形成。
《小康》:接下来,我们将怎么去做?
乔新江:在下一步发展中,我们重点抓好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坚持“三个并重”。 “三个并重”就是建设服务与生产服务、项目配套与生活配套、发展保障与社会保障并重。我们将根据主导产业发展需要,大力实施产业集聚区“功能提升工程”、“服务提质工程”和“创新驱动工程”, 高起点、高标准、适度超前建设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抓好服务设施配套,加快推进建设服务向生产服务转变、项目配套向生活配套转变、发展保障向社会保障转变,特别是在公共生活设施建设中,坚持以人为本,科学设计,严格施工,精益求精,最大限度地方便职工生活,为项目进驻、企业生产和产业集聚发展创造更好条件。
二是坚持集群培育。从发展实践看,凡是有龙头企业、有产业集群的产业集聚区,发展势头就好、发展速度就快。信阳特别需要在这方面下更大功夫,要特别重视龙头企业和产业集群对现代产业发展的带动作用。为此,我们将重点做好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方面要充分发挥信阳特殊的前沿优势、生态优势和民智优势,持续推进以“明确一个方向、选准一个地方、持续一个时期、兴起一个产业”为总体要求的“四一”招商行动,根据产业链条图谱,以龙头企业或重大项目为产业链内核,加快引进缺失链条、补强薄弱链条、提升关键链条,集中精力引龙头、抓延链、建基地、育集群,努力形成产业集群引进和企业抱团转移的倍增效应。另一方面要加快实施“集群培育工程”,集中优势资源要素,支持高端制造、绿色食品、新型建材三大产业基地和区域性现代物流中心建设,不断培育壮大电子信息、绿色食品、新型建材、现代家居、现代物流、纺织服装、医药制造等主导产业集群。
三是坚持强化服务。为了使产业集聚区能够实实在在发展,近年来我们最近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比如产业集聚区重点项目攻坚督导协调例会制度,我们每两周开一次会议,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主要领导同志都参加,各县区参加一个主要领导同志。每次到一个产业集聚区,看项目推进情况,对它的项目建设进行点评,同时听取其他县区产业集聚区推进情况汇报,有什么问题,就现场解决什么问题。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强化这些举措,把产业集聚区服务作为工作重点,积极服务、主动服务,认真解决好产业发展和产业集聚区建设方面出现的新问题,确保企业和产业集聚区健康发展。
《小康》:正如前面所说“要向污染宣战”?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将如何正确处理好工业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关系?
乔新江:生态优势是信阳经济发展的最大优势,对信阳将来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环境要保护,经济要发展,关键是要找到它们之间最佳结合点。为了实现更好的发展,我们提出在发展工业的同时,要把保护好环境、保护好生态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留住蓝天绿地、青山绿水。
近年来,我们一方面关闭了一大批高污染、高消耗、高能耗的重污染项目,加快建设污水和垃圾处理设施。另一方面坚持环境优先为第一原则,坚持可持续利用为第一要求,坚持环评为第一审批,特别是在产业招商引资和产业发展上,坚持做到几个“绝不”,即绝不以牺牲环境和浪费资源为代价,换取一时经济发展;绝不把降低环保门槛作为招商引资的条件;绝不在接受产业转移中接受污染转移;绝不让产业集聚区成为新的污染源。前段时间,我们召开了市政府常务会,专题研究了信阳市产业发展和区域开发环境保护“负面清单”有关事宜。
《小康》:信阳版的“负面清单”主要内容有哪些?
乔新江:“负面清单”主要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产业发展限制性和约束性规定,二是区域开发限制性规定,三是环境容量、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性要求,引导产业合理布局与可持续发展,四是环境质量控制性要求,五是产业发展和区域开发环境保护负面清单。下一步,我们把落实好这五个方面的要求,作为产业发展和生态保护的重中之重,统筹处理好工业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关系。
小康:信阳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方面有什么具体推进措施?
乔新江:近年来,我们始终坚持以人口城镇化为核心,高度重视城镇化发展中的产业支撑和产城融合问题,坚持“产业为基、就业为本”,依托城镇发展产业,依托产业兴建城市,把产业集聚区作为城市的新兴板块,推进产业集聚区与中心城区资源共享、设施配套、功能互补、相互促进、相互支持,加快产城融合步伐,努力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着力提高城镇化质量,不断提高城乡居民生活水平。
《小康》: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乔新江:主要体现在规划引领、提升承载力、推进人口市民化、促进城乡一体化等若干方面。具体来讲:一是积极发挥规划引领作用。规划是龙头。信阳在推进城镇化过程上,严格坚持“三规合一”,确保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总体规划、产业集聚区规划精准对接、高度融合。在选择主导产业上,坚持把好“方向关”,科学编制主导产业链条图谱,明确了产业集聚区发展方向,确保产业集聚区主导产业符合本地产业发展规划,符合发展实际。同时,严格把好“环保关”,坚决禁止高能耗、高污染项目进入;坚持“择地落户”,把好“落地关”,支持和引导招商项目择地落户到关联集聚区。通过规划融合、规划引导,确保了城镇化建设合法合规、科学发展。
二是着力提升城镇综合承载力。我们在推进城镇化过程中,充分考虑资源的承载能力,坚守生态文明建设红线,走可持续的城镇化道路。一方面始终把生态优势作为事关信阳可持续发展的最大优势、最大潜力和最大竞争力,在推进城镇化进程中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大力建设生态文明。另一方面统筹推进城市功能区和产业集聚区建设,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产业集聚区、县城、乡镇延伸,加快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衔接和融合,不断改善产业集聚区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公共服务水平,推动城市和产业集聚区在功能上实现互动融合发展,形成产业与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共建共享、相互依托、相互促进的良性发展态势。
三是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一方面加快城镇配套改革,建立健全与城镇化健康发展相适应的户籍管理、土地管理和投融资制度,扩大农业转移人口社会保障规模,加快农村人口就近转移步伐。另一方面积极探索农业转移人口城乡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衔接,建立多层次、多类型的医疗保障制度;积极推进优质医疗资源倍增计划,继续完善新农合制度,扩大新农合覆盖面,巩固和发展县、乡、村三级农村卫生服务网络,不断缩小城乡社会保障差距,完善城乡社会保障衔接机制,为解决好转移人口的社会保障问题扫除障碍。
四是着力促进城乡发展一体化。一方面加快推进一批供排水、污水处理、生态水系工程等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改造,完善城市交通体系,加快绿地系统、湿地公园建设,努力让城市更加便捷、更加舒适、更加宜居。另一方面加快推进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向农村延伸,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坚持分类指导、稳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构建“就业不离土、安居不离乡”的新型城乡关系。
《小康》:一提到信阳,很多人都会想到信阳的茶叶。信阳的茶业产业如何进行提升?市里有什么样的考虑?
乔新江:茶产业作为信阳的特色产业,代表的是信阳的形象,关系的是信阳的民生。下一步,我们将不断探索茶产业发展的新路子,不断研究解决发展中所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努力推动信阳市茶产业更好更快的发展。一要加快转型发展。当前,茶产业发展既面临着新形势、新机遇,也面临着新挑战、新问题,加快转型升级已成为茶产业发展的当务之急。因此,我们对信阳茶产业的地位、影响、作用和下一步的发展,一定要有一个全新的认识,抓住机遇,在巩固提升的基础上努力实现转型发展。
二要突出集聚发展。要实现茶业大市向茶业强市的转变,必须走集聚发展之路,在强基地、强企业、强市场、强品牌上持续提升,真正把信阳茶的资源优势、品质优势、品牌优势和信阳的生态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要做强茶基地。在现有基础上,按规划、分步骤、有计划地扩大茶园面积,高标准、高质量地稳定提升茶园规模,提升茶基地的规模化、标准化、专业化和集约化建设水平,进一步增强茶产区的竞争力、影响力和辐射带动能力。要做强茶企业。按照集聚发展和“扶优、扶强、扶大”的原则,根据茶产业发展需要合理规划布局茶企业,做多做大做强茶产业龙头企业。要做强茶市场。加快茶产品交易流通平台和茶叶销售网络建设,进一步巩固、提升和开拓国内外消费市场。要做强茶品牌。强力实施品牌战略,尽快形成在国内外市场有较大影响和较强市场竞争力的信阳茶品牌。
三要注重融合发展。茶是支柱产业、富民产业、生态产业。我们一定要跳出茶业研究茶业,以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眼界发展茶产业,更加注重与其他产业和领域的衔接与融合,进一步提高产业融合度,提高茶节影响力,提高群众幸福感。四要坚持安全发展。茶叶质量安全是茶产业发展的生命线。一定要高度重视茶叶质量安全工作,坚持生态化建设、精细化管理、标准化生产、常态化监管,从茶园到餐桌、从生产到消费的各个环节,都不能有半点疏忽大意,更不能有半点弄虚作假,不断提升茶叶质量安全水平,努力实现安全发展,一定要经得起各方的监督和历史的检验。五要推动持续发展。要不断完善、不断创新、不断优化发展协调机制、智力支持机制、多元投入机制,保持茶产业发展的稳定性、连续性和可持续性,推动信阳茶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小康》:本次《政府工作报告》多处涉及民生,“发展为了人民,发展展依靠人民,要让人民共享发展成果”。信阳在改善民生方面都做了哪些工作?今后还将如何着力改善民生?
乔新江:信阳虽然是个贫困地区,去年财政总收入接近100亿元,但是我们牢牢把握发展、民生、安全、稳定底线,紧紧围绕群众最关心的医食住行购教乐安八个方面,集中财力保障民生建设,每年围绕民生着力办好十件实事。去年,全市财政用于改善民生的支出229.6亿元,占财政总支出的75.5%,实现了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的全覆盖,进一步增强了群众的幸福感,信阳也连续三年被评为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下一步,我们将积极践行“重在为民”的理念,坚持说到做到,说好做好,求实求效,切实解决好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现实问题,重点在全覆盖、均等化、和一体化等三个方面上下功夫。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